大脑里同时保有多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在币圈混的必备技能。
币圈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比如:
比特币是伟大的发明。比特币带有传销的特点。
美元剪全球的羊毛,制造不公平。没有美元,世界金融不成体系,会更加混乱。
Libra不会得到批准,它侵犯了美国政府的铸币权。一个带有颠覆性质的东西,同时又要得到其颠覆对象的同意?Libra有机会得到批准,本质上,Libra是美元的延伸,在美元势弱的时候,Libra可以充当补充品,和当初的美元与石油结算捆绑有相同的意义。
资金盘是邪恶的,它给投机的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资金盘是有益处的,它消灭了过度投机的人,带给剩下来的人警示,让资源回归到正常的项目上。
王团长来力场有割韭菜的嫌疑。王团长来力场能检验力场的包容和自信,力场是个理性的平台。
孙宇晨搞的是空气币。孙宇晨的创业之路也许是币圈独有的,并不排除成功的可能。
观点虽然是对立的,但它们之间也有共同点,差异在于人们的经历经验、角度视角、立场、信息等不对称。
去年有个传统金融领域的大V发过一篇《什么区块链,统统是骗子》的文章,在各大媒体争相流转,本周五的最高会议上最高层指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当听到这个消息后,估计这哥们观念就要转变了,如果再让他写一篇,可能会是《区块链真香》。那时的他和现在的他,世界观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应该没啥大变化,但事隔一年却会得出相反的观点。
脑子里同时存在两种观点,这与辩证唯物主义有相似的地方,事物有两面性,有好有坏,有利有弊。但又有区别,尤其是对于新事物的认识,我们的认知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慢慢改变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认知,因为时间、环境等不同,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阶段认知可能完全相反。
在地球上我们怎么看地球,都不会得出地球是圆的的结论,在没有上太空之前,说出地球是圆的的人是绝对的异类,但是人们在发明望远镜后,用它来观测宇宙天体,会遇到地球如果是平的,很多现象无法解释的尴尬,这时侯,认为地球是平的与相关的观测结果相矛盾并存。而上了太空,视角放大后,地球的形状一目了然。如果科技与理论进一步发展,比如四维空间被打开,在四维空间里看地球,又可能得到一个平面,那地球是平的吗?都对。
人类在研究发展新事物,新理论时,每前进一步,都可能产生新的结论,将之前的结论推翻,然后继续研究。
一段时间后,量子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开发,加密行业也会有新的理论,新的计算方法出现,到那时,人们的观点又会变化了。
最近,有写友说在通证内容平台写文不赚钱,收入低,怎么办?go哥觉得,收入低是客观事实,但写文能锻炼思维,能让人养成思考的习惯,能让人认识积累的力量。为了通证而写文,会让人气馁,但是如果将目标改成其它的,比如成为大V,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最后得到的会比失去的更加多。另外,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今天能参与到很赚钱的项目,是因为有昨天的准备。今天不赚钱,不代表明天也不赚钱。
在业内,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