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DeFi就开始被传得沸沸扬扬,直到现在2020已经快过去一半了,对于DeFi的表现真的只能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感受,那我们的DeFi距离主流到底还有多远?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去中心化金融(最著名的是“ DeFi”)被贴上了以太坊杀手级应用的标签。确实,来自DappRadar等网站的数据表明,以太坊上大多数智能合约交易量与DeFi有关。但是,以太坊上崭露头角的DeFi生态最近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证明了DeFi距离主流使用还有一段距离。
CeFi与DeFi
聊DeFi之前,我们先看看它具体指的是什么。
DeFi是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的缩写,也被称做Open Finance。它实际是指用来构建开放式金融系统的去中心化协议,旨在让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活动。
DeFi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货币发行、货币交易、借贷、资产交易、投融资等。
传统金融通过中央银行进行货币发行,使用现金进行支付和交易,通过银行进行借贷,资产交易一般选择交易所,诸如纳斯达克等,投融资也一般在银行和投资机构之间。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支付和交易在中心化网络上,通过电子现金进行,借贷也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传统的交易所逐步线上化,投融资也可以通过创新性的股权、债券平台进行。
而在DeFi中,则通过POW或者POS+等共识机制进行货币发行,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上通过数字货币进行交易与支付,通过数字货币进行借贷,资产交易一般在去中心化的链上交易所,投融资的获取一般通过金融产品的token化。
总体而言,现有的金融系统中,金融服务主要由中央系统控制和调节,无论是最基本的存取转账、还是贷款或衍生品交易。DeFi则希望通过分布式开源协议建立一套具有透明度、可访问性和包容性的点对点金融系统,将信任风险最小化,让参与者更轻松便捷地获得融资。
相比传统的中心化金融系统, DeFi平台具有的优势:有资产管理需求的个人无需信任任何中介机构新的信任在机器和代码上重建;任何人都有访问权限,没人有中央控制权;所有协议都是开源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协议上合作构建新的金融产品,并在网络效应下加速金融创新。
业内将BTC和其他加密货币的诞生视为DeFi的第一阶段。然而将货币的发行和存储分散化只是提供了点对点结算的解决方案,还不足以支撑丰富的金融业务。而近两年发展迅猛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将有机会进一步开放区块链世界的金融系统,将DeFi带入第二阶段。